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

小六仁班  第十五週  親職文章      現代小孩為何沒禮貌?       /李佩芬
少子化浪潮席捲下,小家庭成為主流,每個孩子在家庭受到的關注與寵愛遠高於過去。缺乏應對進退的練習機會,是家庭中禮貌教育最大的難題。議事殿堂與媒體所創造的紛擾戲碼,也是形塑無禮社會的「最佳代表」。
有趣的是,即使媒體上看起來爭鋒相對的政黨,「私底下在立院碰面,也會有禮貌的打招呼」。
畢業於師範院校、曾五次被公民監督聯盟選為最佳立委的趙麗雲坦承,分秒必爭的發言結構,使立院許多打斷別人發言、爆發肢體衝突的無禮鏡頭,有不少是「演戲」、「不得不」的結構性因素,理性問政的過程,很難在媒體曝光,非理性才能「搏版面」。
禮貌的養成,要從三個層面切入:「情感」的同理、「認知」的理解與「行為」的操練。
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但昭偉舉例,「大學生不讓座」曾經成為喧騰一時、品格教育淪喪的指標。但他認為,道德指控並不能改變行為,他曾經深入與大學生討論讓座的問題,發現不讓座背後的原因,有需要不同層次與重點的教導。
「禮貌通常都針對下對上的態度,卻甚少聽說上對下要有禮貌,」親職專家楊俐容舉例,教育部國語辭典對「禮貌」的解釋為:「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」,並與「規矩」並列為相似詞;反映出既有文化中,談禮貌都是從「成人的需求」出發。
《親子天下》專欄作家李坤珊,曾為文〈別逼孩子打招呼〉探討禮貌,連續半年成為網路熱門文章。
「很多人只看到禮貌的外在打招呼形式,卻忽略了更重要的關鍵:內在感受的交流,」李坤珊直指核心。根據《親子天下》網路調查,四成七的家長認為教導禮貌「很困難」。而家長教導孩子禮貌最常用的方式:以「身教示範型」最高超過八成;主張「習慣成自然」者居次;願意苦口婆心不斷提醒孩子的,約佔三成五。
要示範「身教」的大人,本身是好典範嗎?調查詢問受訪者「長輩做法若不盡合宜,會在公開或私下場合,向晚輩表達歉意」的比例,近七成認為「比例很少或極低」。
顯示「長輩們」所要求小孩的作為,自己都很難做到。在責怪小孩沒體貌之前,大人也需要時時「自我提醒」。
親職專家楊俐容建議,當孩子有不禮貌的行為時,大人若能根據孩子的不同發展階段、個性特質、場合是輕鬆或嚴肅等差異,調整應對與引導方式,比較容易事半功倍。禮貌,是有來有往的雙向道。隨著孩子年紀漸長,如何跳脫「這是規定,照做就對了」的他律型禮貌,轉而朝或許不拘於形式,但卻源於相互尊重而產生的的自律型禮貌邁進?
專家建議,至少可從以下三大原則做起:
一、禮貌不是服從外在形式,重點更在情感交流;
二、禮貌不是單方面說教,重點更在說理與討論;
三、設立界線的過程中,重點在看到彼此內在的價值。

「教出好禮貌」,不是泛道德的訴求和指控就能成事。家長和老師都需要更細緻的方法、更能同理的心情,才能培養從內心認同、懂得尊重的好小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